科室介紹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是自治區最早建立的泌尿外科專業,也是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之一。2002年被自治區衛生廳確定為臨床醫學重點學科。
  1958年建院時,鮑鎮美教授、張保羅教授分配到醫院從事泌尿外科疾病的診療。當時有病床15張,由鮑鎮美教授負責主持泌尿外科工作,是自治區最早建立的泌尿外科專業。開展了腎結核、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泌尿疾病的診治。1962年,首次在我國用尿VMA定性檢驗篩選出嗜鉻細胞瘤患者,并經手術切除治愈。在區內首次用前盆腔臟器切除治療晚期女性尿瘺。1965年,在國內首先用髂內動脈結扎減少前列腺開放手術的出血量。1976年,施行自體腎移植治愈腎動脈狹窄所致繼發性高血壓。1982年,在國內最早運用測定ABO抗原的喪失程度判斷膀胱癌的預后。1983年,提出了紅細胞計數法測定前列腺手術失血量。
  1985年醫院住院部擴建后,泌尿外科病床數增加到22張。此后相繼開展了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1986年,開創性運用嗜鉻細胞瘤剜除術切除巨大嗜鉻細胞瘤(此項技術被寫入《泌尿外科手術學》)。1990年,開展了同種異體腎移植術治療晚期尿毒癥。2006年,泌尿外科與普外科合作,成功施行自治區第一例胰腎聯合移植術。
  90年代后期,泌尿外科開展了體外震波碎石工作,三年內共治療泌尿系結石200余例,碎石成功率達95﹪以上。并選擇合適病人開展了輸尿管鏡診治輸尿管結石。
  近年來,我科在床位數、設備和技術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壯大。2010年,我科病床數擴大到42張,2016年我科床位擴展到80張。主要設備包括尿道膀胱鏡,輸尿管鏡,電切鏡,經皮腎鏡,EMS碎石機(超聲碎石和氣壓彈道碎石),激光儀,腹腔鏡手術系統,超聲手術刀系統,尿動力儀,生物反饋治療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男科診療平臺等。治療方面開展了幾乎囊括所有泌尿外科術式的手術。而微創手術已經成為了主要的手術方式。除了經尿道微創手術以外,我科開展了腹腔鏡下腎上腺疾病、腎臟疾病、輸尿管疾病、膀胱癌以及前列腺癌的治療,運用輸尿管鏡和經皮腎鏡治療泌尿系結石。此外還開展了腎功能衰竭(同種異體腎移植)、尿道狹窄、小兒先天性腎積水、小兒尿道下裂、小兒腫瘤、膀胱痿、女性壓力性尿失禁、間質性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及男科疾病的治療。2015年全年手術約1300臺,單位床手術例數位于自治區第一。
此外,門診設泌尿診療中心,開展膀胱鏡包括無痛膀胱鏡、尿動力檢查、生物反饋治療、男科診療平臺、體外沖擊波碎石、膀胱灌注等檢查和治療。另設男科和排尿障礙2個特色門診。2015年門診量約3萬人次。
  【人員結構】
  醫護人員30人(醫師14人、護士16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4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6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2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研究生7人,在讀博士1人。
  【教學工作】
  我科承擔了學校臨床醫學本科、口腔本科、麻醉本科、影像本科、中西醫結合本科、護理本科等專業的教學工作。每年理論課72學時,課間實習110學時。并承擔本科生臨床生產實習、講座、教學查房等教學工作。
  1980年開始招收泌尿外科碩士研究生至今。2005年開始接受全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學員。
  【科研工作】
  科室在“髂內動脈結扎減少前列腺切除的術中失血”、 “嗜鉻細胞瘤包膜下切除術”、 “經尿道電切術”等多個領域取得重大成就,分別獲自治區科技成果獎1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鮑鎮美教授獲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授予的Decree of Merit 獎狀。近5年獲醫院、學校和自治區各類科研課題4項。
 

科室值班表

姓名 星期一 2023-09-04 星期二 2023-09-05 星期三 2023-09-06 星期四 2023-09-07 星期五 2023-09-08 星期六 2023-09-09 星期日 2023-09-10
朱小軍 08:00-11:30(上午正常)
王云彬 08:00-11:30(上午正常) 08:00-11:30(上午正常)14:30-17:00(下午正常) 08:00-11:30(上午正常)
張軍 08:00-11:30(上午正常)
樊文廣 08:00-11:30(上午正常) 08:00-11:30(上午正常)
岳根全 14:30-17:00(下午正常)
王國強 14:30-17:00(下午正常)
白立剛 14:30-17:00(下午正常)
斯欽布和 14:30-17:00(下午正常) 08:00-11:30(上午正常)
黃勇
楊超 14:30-17:00(下午正常)
閆駿 08:00-11:30(上午停診)14:30-17:00(下午停診)
門同義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免费视频,老头与人妻系列,欧美成人全部免费a片,亚洲厉害的rapper网站,中国农村妇女野外牲交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