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于1959年建科,成為自治區內最早的集從事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診療、危重病救治、內科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三級學科專業科室。我科現實行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及住院醫師三級查房制度,醫師共有31人,學歷為碩士26名,有4位博士,其中碩士生導師共7名,擁有護士79人。目前我科主要設有病房、門診及其綜合診療室、呼吸內鏡中心、睡眠監測、肺功能室及咳嗽實驗室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病房現設3個病區(A、B、C),擁有開放病床156張,普通病房(A、B區)擁有開放病床111張,主要收治呼吸系統常見疾患及非危重患者,我病房對于呼吸科常見疾病的診治技術成熟,主要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炎、肺栓塞及肺血管疾病等,對于一些疑難疾病,例如發熱、咯血、胸痛、呼吸困難、咳嗽等病因不明的疾病,也有相當高的診斷及治療水平,并且每個專家都有學術專攻方向,大大提高了疑難疾病的診斷率。2015年我科新開展重癥監護病床(RICU)15張及肺部腫瘤病床30張。其中重癥監護病床(RICU)具備完備的現代化的臨床生理學監測和搶救治療設備,并開展高水平的呼吸支持技術,最大限度提高危重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肺部腫瘤病床30張,主要開展以化療為主,集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生物治療、微創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癌痛治療為一體的綜合治療,優化全方位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門診設有睡眠、支氣管哮喘、戒煙等??崎T診6間診室及1間門診綜合診療室(可以進行患者宣教、霧化治療).呼吸內鏡中心成立于1981年,現位于5樓西側,可以同時進行3臺手術,并擁有可容納40人且可以同步轉播手術示教室?,F有12名醫師可完成支氣管鏡檢查技術,配備有護師2名,擁有奧林巴斯超聲支氣管鏡,德國Storz硬質支氣管鏡,電子支氣管鏡,內科胸腔鏡,開展了冷療、熱療、球囊擴張、支架置入、取異物及肺泡灌洗等治療項目,并在自治區率先開展了超聲支氣管鏡(EBUS-TBNA)及軟硬鏡相結合的診療介入技術,提高了氣管腔內外腫瘤的診斷水平, 2013年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呼吸內鏡診斷及介入治療技術創新團隊 。肺功能室及咳嗽實驗室位于新門診病房綜合樓3樓,可進行肺功能舒張、激發試驗及一氧化碳呼出試驗、運動肺功能實驗及多項過敏原測定等。睡眠中心位于新門診住院綜合樓20樓西區。擁有4臺多導睡眠儀及便攜式設備2臺,睡眠監測房間4間,可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及其他睡眠障礙疾病患者進行監測,并可行呼吸機壓力滴定治療。建科以來,我科相繼承擔國家多項繼教項目及義診宣傳活動。近年來我科先后獲得多項國家及自治區科研項目及重大課題。在未來,我科將繼續培育及擴充人才,引進新的設備及技術,豐富科室文化,提高醫療服務,爭取成為完備的綜合診療科室。
門診: 位于新門診病房綜合樓3樓
病房: 位于新門診病房綜合樓20及21樓 電話: 3451741
科室值班表
姓名 | 星期一 2023-05-22 | 星期二 2023-05-23 | 星期三 2023-05-24 | 星期四 2023-05-25 | 星期五 2023-05-26 | 星期六 2023-05-27 | 星期日 2023-05-28 |
---|---|---|---|---|---|---|---|
崔麗英 | |||||||
董京生 | |||||||
段智慧 | |||||||
付秀華 | |||||||
郭紅云 | |||||||
郝璐 | |||||||
賀嵐 | |||||||
李國華 | |||||||
李云霞 | |||||||
呂秀云 | |||||||
年英 | |||||||
任卉 | |||||||
所鴻 | |||||||
覃潔 | |||||||
陶麗 | |||||||
王立紅 | |||||||
徐磊 | |||||||
張園 | |||||||
朱天吉 | |||||||
王美玲 | |||||||
潘穎 | |||||||
韓惠 | |||||||
鴻嘎魯 | |||||||
高俊珍 | |||||||
成忠紅 | |||||||
張卿 | |||||||
宿利清 | |||||||
顧巖 | |||||||
圖門烏力吉 |
科室專家
1V1匹配專家提供專業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