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
科室概述:
消化內科專業有40余年的歷史,現設有消化病區、消化內鏡中心、消化實驗室。
消化內科具有雄厚的人才梯隊和技術力量,全科134人,醫療人員29名,分別為教授(主任醫師)7名,副教授(副主任醫師)6名,主治醫師4名,住院醫師12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3名,在讀博士4名,碩士17名。護理人員105名: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18名,護士66名,助理護士3名,護工7名。病區設有床位120余張,設有單元復蘇室,配有先進的心電監護儀、微量輸液泵、腸內營養輸液泵、結腸水療儀及專業護理人員。設有重癥監護病房及搶救室,近三年床位使用率140%。
消化內鏡中心目前是自治區規模最大、設備和技術最先進的中心,擁有15套先進的電子內鏡系統和各種型號電子胃腸鏡60余條。內鏡手術室(備有先進的整體工作站)、ERCP治療室、其中含有高檔電子胃腸鏡(具有NBI和AFI功能),電子十二指腸鏡,全消化道雙氣囊內鏡(DBE),膠囊內鏡,超聲內鏡,雙腔治療內鏡,經口膽道鏡,海博刀,高頻電凝裝置,APC300,消化道功能檢測設備(包括24小時食道PH值監測及消化道動力測壓功能),C13呼氣檢測儀及C14呼氣檢測儀,消化道排空檢測儀(液相、固相),9套全自動內鏡清洗消毒設備,笑氣系統。設有多媒體會議室,無痛胃腸鏡診療室及恢復室。
業務范圍
消化內科是內蒙古醫科大學科研先進單位,也是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目前承擔著自治區科委、教育廳、衛生廳多項科研項目,其中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2項。2007年被中華醫學會任命為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培訓中心內蒙古培訓基地??剖椰F有碩士研究生導師6名?,F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自治區科研課題10項發表論文100余篇。
消化內科主要開展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和內科治療,目前以消化內科的常見疾病如胃、食管、十二指腸疾病、肝膽胰脾疾病、腸道疾病的診治為主;急癥除內科急癥還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重癥胰腺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等多種疾病的搶救及治療。實驗室可以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以及胃排空功能、肝儲備功能、胰腺儲備功能、小腸細菌過增長、氨基酸代謝測試、上下消化道功能力測試、直腸生物反饋治療、24小時動態PH值監測。
消化內鏡中心進行的診斷內鏡: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檢查術、電子十二指腸鏡檢查術、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胃腸超聲內鏡檢查術(EUS)、膠囊內鏡、雙氣囊內鏡(DBE)診治的開展,提高了消化道疾病的診治水平,尤其是小腸疾病,并行內鏡下治療提供了廣泛的前景。治療內鏡: 上消化道非靜脈曲張的內鏡止血;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內鏡下硬化劑注射、套扎和栓塞術;胃腸道息肉摘除術;粘膜剝離術(ESD)(用于治療胃腸道癌前期病變和早期癌的粘膜切除術即EMR);胃腸道癌內鏡下注射治療;胃腸道良、惡性狹窄擴張和支架置放術;胃腸道異物取出術;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用于治療胰膽管疾病如結石、良惡性狹窄擴張和支架置放術;Oddi‘s括約肌功能失調;鼻膽管引流術(ENBD)等。內鏡超聲檢查術,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注射、引流術。2014年開展了經內鏡肌切開術,填補了自治區的空白。
病房護士站電話:3451751,新門診內科住院部綜合樓19樓A、B區,20樓B區(分消化A區、B區、C區)
科室值班表
姓名 | 星期一 2023-05-15 | 星期二 2023-05-16 | 星期三 2023-05-17 | 星期四 2023-05-18 | 星期五 2023-05-19 | 星期六 2023-05-20 | 星期日 2023-05-21 |
---|---|---|---|---|---|---|---|
曹春莉 | |||||||
陳春華 | |||||||
陳平 | |||||||
韓美玲 | |||||||
郝利霞 | |||||||
侯葉廷 | |||||||
黃應龍 | |||||||
冷雪芹 | |||||||
李素娟 | |||||||
李艷梅 | |||||||
劉彥琦 | |||||||
牛海靜 | |||||||
宋建忠 | |||||||
蘇秉忠 | |||||||
王宏霞 | |||||||
王久亮 | |||||||
王麗萍 | |||||||
岳宏宇 | |||||||
張占軍 | |||||||
朱海霞 | |||||||
叢春莉 | |||||||
崔潔 | |||||||
史麗芳 | |||||||
段曉燕 | |||||||
張艷飛 | |||||||
王晗 | |||||||
圖門烏力吉 | |||||||
杜春 | |||||||
楊琴 |
科室專家
1V1匹配專家提供專業醫療服務